工作动态

2021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文章来源:研究生工作处 作者:张龙星 发布时间:2022-04-25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一)总体概况

开云手机入口 (中国)官方网站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于202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评定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下设2个二级硕士点,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学位获得者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坚持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风。熟悉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能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说明中国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研究的最新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主动训练并具备一定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成为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全面发展、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高等教育或在党政部门工作的专门人才。

(三)基本条件

1.培养方向

根据本学科主要研究领域、培养研究生的目标定位以及学校“双一流”建设,本学位点进行了科学的学科方向布局。通过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有机结合,探索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机制;通过国家课题等的申请和完成,实现重大学术创新,形成有社会影响力的优势学科;聚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提供发展方案,服务与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打造一流学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价值两个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分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研究、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研究3个研究方向。

2.研究生导师基本状况

本学科点以“引进来,走出去”为核心战略,纳贤育才,倾力打造人才高地,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积极组织和推荐青年骨干教师参加研修和各类学术活动,并持续主办学术年会,扩大影响,积聚智慧。近年来,持续引入相关领域中青年人才,全面推进人才队伍的规模、质量,充实师资队伍,实现学位点学科方向的跨专业融合。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截止21年底)

学历及学习情况

专业技术职务

省级以上特殊人才头衔

1

徐海峰

49

博士

教授

“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

2

胡亚莲

57

研究生

教授

 

3

冉鸿燕

52

博士

教授

“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兴辽英才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4

孙伟祖

49

博士

教授

 

5

张伟

45

博士

教授

 

6

范思凯

47

博士

教授

 

7

曲岩

46

博士

教授

 

8

徐作辉

44

博士

教授

 

9

徐振华

40

博士

教授

“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

10

郑超

40

博士

副教授

“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

11

李冬梅

39

博士

副教授

“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

12

崔明浩

38

博士

副教授

 

13

张瑞

37

博士

副教授

“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

14

邢军伟

38

硕士

教授

“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

15

贺长余

37

博士

副教授

“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

16

吕丹

41

博士

副教授

 

17

孟奎

43

博士

教授

“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

3.部分导师省级以上成果科学研究成果(部分统计)

序号

项目名称

成果名称

项目/奖项类型

项目/奖项等级

主持人/成果

完成人

单位署名次序

完成人署名次序

立项/结项/获奖

时间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研究

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重点项目

徐海峰

 

 

结项2021

2

雷锋精神永远值得弘扬

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委托项目

徐海峰

 

 

结项

2021

3

辽宁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对策研究

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

 

冉鸿燕

 

 

结项2021

4

“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要求研究

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省重点项目

徐作辉

 

 

结项2021

5

辽宁融入京津冀一体化的总体思路与政策举措研究

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即省政府奖

二等奖

邢军伟

1

2

2021.6

6

新工业思维下辽宁智造强省建设的对策研究

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重点项目

邢军伟

 

 

立项

2021

7

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之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一般项目

贺长余

 

 

立项

2021

8

党建引领基层智慧治理创新研究

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重点项目

吕丹

 

 

立项

2021

9

马克思精神整体性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全国党校系统第十三届优秀科研成果奖

三等奖

徐海峰

1

1

2021.1

10

借鉴江苏经验加快辽宁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

全国党校系统优秀科研决策咨询成果奖

三等奖

冉鸿燕

1

1

2021.1

11

唯物主义历史观与中国梦

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即省政府奖

一等奖

崔明浩

1

1

2021.6

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唯物史观意蕴

全国社会主义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

三等奖

徐海峰

1

1

2021

13

健全基层减负常态化机制研究——以辽宁为例

全国党校系统重点调研课题

省部级项目

郑超

1

1

2021.7

14

关于沈阳市纪委监委大数据监督的创新发展与实践研究

沈阳市决策咨询重大研究课题专项委托课题

 

郑超

1

1

2021.5

15

关于打造辽宁人才聚集高地的对策研究

省决策咨询和新型智库委托课题

 

郑超

1

1

2021.6

16

关于着力打造我省成本竞争力强营商环境的对策研究

省决策咨询和新型智库委托课题

 

邢军伟

1

1

2021.6

17

关于借鉴江苏经验加快数字辽宁建设的对策研究

省决策咨询和新型智库委托课题

 

冉鸿燕

1

1

2021.6

18

关于加快数字辽宁建设的对策研究

省决策咨询和新型智库委托课题

 

曲岩

1

1

2021.6

4.奖助体系

积极拓宽加大奖励力度,充分发挥奖学金的激励作用。不断加强奖助学金评选制度建设。学校制定了《开云手机入口 (中国)官方网站关于完善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试行)》《开云手机入口 (中国)官方网站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办法(试行)》等制度性文件。评奖评优时由研究生工作处、学科组导师、授课教师、机关纪委、职能部门、学生代表组成的奖学金评审委员会,根据《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量化和计分方法》,按照学习成绩、科研成果、思想品德与操行仪态、家庭经济状况、社会服务五项量化分值进行排序,并对初步评审结果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公示,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挖掘奖助学金渠道。本学位授权点学生每年有机会参评的奖助学金有两个层次4种: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省级(校级)优秀毕业生奖学金、研究生“三助”津贴。研究生在核心期刊或重要报刊发表论文和国家二级研究报告,学校给予资助。

提高奖、助学金水平。设立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6000元;设立学业奖学金,从2020级学生开始每年覆盖面为100%;在核心期刊或重要报刊发表论文和国家二级研究报告,按每千字600元给予资助;每年为应届毕业提供调研经费1000元,为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全额资助交通费、住宿费、会务费等费用。省优秀毕业生奖励2000元,校优秀毕业生奖励1000元,免收住宿费及教材费等。

(四)人才培养

1.研究生招生、在读、毕业、学位授予及就业基本状况

2021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两个专业共招生8人,其中第一志愿上线3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调剂5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4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1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毕业学生4人(本年度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学生),均取得硕士学位,就业率达100%。截止年底,两个专业共有在校学生20人。

2.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1)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构建校(院)委员会和机关党委主导、研究生工作处党支部主体、学生党支部主心骨、学生党员主人翁四位一体党建工作体系。加大上级党支部对学生党支部的指导力度,选优配强学生党支部书记,强化三会一课,积极开展相关主题教育。利用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到社区、街道、农村进行宣讲,充分发挥学生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作用。

2)构建导师+班主任+学生骨干队伍三位一体思政教育示范队伍建设,提升协同育人成效。压实导师第一责任人责任,将导师的师德师风与学术道德要求贯穿于选聘、晋升、考核等各个环节,确保种好“责任田”;选准配强与培训提高相结合,培育高素质的班主任与党团学生骨干队伍;通过课堂教学、学术研究、党团活动、日常管理、微信群等多途径协同,提升思想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3)发挥课程育人主阵地作用,始终抓实理想信念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校姓党”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大力培养信仰坚定、理论深厚、知行合一的马克思主义后备人才。突出经典文献研读与思维训练,做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3.课程设置及实施(部分)

序号

课程名称

授课教师

课程简介

课程大

1

当代经济思潮

赵晔潘志刘巍

课程主要是介绍了当代西方经济思潮的由来和发展。这一部分以西方经济学的历史发展为线索,通过对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回顾,再现西方经济学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以及它们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作用。通过对西方经济学在资本主义不同历史时期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不同作用和功过是非,揭示出这样一个道理:经济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它是否能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凡是符合这样一个原则的理论,我们都可以引进和借鉴,从另外一个角度找到东西方经济学的结合点,从而使我们更好地把握当代中国经济思潮与西方经济思潮的交汇点,更好地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前进方向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

潘志、

陈明鹤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揭示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一定社会经济运行规律的科学,是一门随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通过系统学习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解

1.引言2.劳动价值论3.剩余价值理论4.垄断资本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理论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8.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张伟、贺长余

学习和探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具体关联、深刻内涵,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认清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质,从而合理地展开学术研究。

 

4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徐作辉、胡亚莲

学习和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学生科学地认识马克思主义所蕴含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基本规律,进一步认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质,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

董晓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

 

6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

贺长余、孙伟祖、张瑞

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从历史、理论和现实的结合上,揭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及其内在统一性,凸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的历史发展和当代意义。

1.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历程2.唯物史观的发现过程3.科学世界观的公开问世4.社会革命道路与策略的理论5.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视域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

徐作辉、崔明浩

从历史学角度考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理论成果和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要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历史渊源、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遇到的挑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正反两方面的论争、马克思主义发展生产力思想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等,最终能够熟练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当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1.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含义;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进程;4.马克思主义的体系化;5.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转向;6.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推进;7.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学术上的进展;8.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前景

8

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著作选读

胡亚莲、孟奎、贺长余、张伟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力求使学生较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的方法,提高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水平,提高学生结合当代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新世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9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张伟

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课程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多个流派进行梳理与整体性研究,既追踪了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当代发展,又为我们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新的问题视域。

1.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述;2.法兰克福学派;3.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4.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5.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6.分析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10

中国化马克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徐作辉、

杜秀玲、贺长余

本课程通过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科学含义、历史进程、基本经验、理论成果、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等,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研究的基本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开展学科领域前沿,拓宽学术视野,夯实专业基础,为进一步学习方向课程打下良好根基。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研究;(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命题的提出及其科学涵义;(2)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性的研究;(3)关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途径与方法的研究;(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研究理论成果;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若干专题研究;(1)毛泽东思想;(2)邓小平理论;(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科学发展观;(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思考;(1)关于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及其中国化;

11

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研究

张瑞、贺长余、胡亚莲、储霞、牟广东

 

学习和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使学生科学地认识马克思主义最新发展所蕴含基本规律、基本原则,进一步认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质,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

 

1.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2.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3.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研究;4.当代资本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研究;5.当代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研究;6.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当代价值的若干思考;7.“第三只眼”: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8.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研究

12

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研究

吴迪、盛雷、杨方圆

以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为理论背景和分析框架,使学生能够理清价值与价值观的科学内涵。通过历史研究法、比较分析方法,回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内容、特点,使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底蕴;同时,梳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基本内容、重大意义,为学生更全面把握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提供比较分析的理论参照对象。最后,重点阐述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历史演变、核心内容和主要特征,使学生能够从理论层面上基本了解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理论全貌。特别是重点讲解坚持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面临的矛盾和采取的应对之策,使学生能够从实践层面上把握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生动鲜活的现实状况。

1.价值观理论概述;2.  中国传统价值观概述;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4.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研究;

13

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研究

刘凤霞、杨泽、李婧妍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是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辉煌成就的历史,也是党在推进自我革命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实践紧密结合,推进党的建设理论不断创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中国化,从而建构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

 

1.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理论基石;2.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遵循;3.加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4.加强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5.加强新时代党的组织建设;6.加强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7.加强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8.加强新时代党的制度建设;9.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10.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11.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

徐海峰

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和意义,秉持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原则,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来源、提炼的可能性、原则,深度阐释、解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法,总结了中、外社会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经验教训,在综合与比较、宏观与微观之中使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相互推动,在此基础上,比较详细地探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进路等问题,从而达到了深化理论研究和解读现实服务于现实之宗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和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进路。

 

 

 

 

 

 

 

 

 

 

 

 

 

 

 

 

 

 

 

 

 

 

 

 

 

 

 

 

 

 

 

 

 

 

 

 

 

 

 

 

 

 

 

 

 

 

 

 

 

 

 

 

 

 

 

 

 

 

 

 

 

 

 

 

 

 

 

 

 

 

 

 

 

 

 

 

 

 

 

 

 

 

 

 

 

 

 

 

 

 

 

 

 

 

 

 

 

 

 

 

 

 

 

 

 

 

 

 

 

 

 

 

 

 

 

 

 

 

 

 

 

 

 

 

 

 

 

 

 

 

 

 

 

 

 

 

 

 

 

 

 

 

 

 

 

 

 

 

 

 

 

 

 

 

 

 

 

 

 

 

 

 

 

 

 

 

 

 

 

 

 

 

 

4.导师聘任及培养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在提升研究生导师工作水平方面,本学科点依托单位平台,积极参与省情研究,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和相互提升;研究生导师积极参与各类课题的申报、论证、研究、结项,促进理论的深化研究;研究生导师广泛参与各级学术会议,深入了解相关领域前沿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研究生导师在提升自身工作水平的同时,以身作则、治学严谨,带头维护学术尊严和科研诚信;教书育人,坚持指导思想和学术并行、并重;教学相长,因材施教,合理指导研究生学习、科研与实习实践活动。形成了全方位关注、重点解决研究生各项发展需求的良好的师生互动机制。

学校每年都对导师队伍进行聘任调整,积极推动能上能下的流动机制,让有能力有干劲的优秀年轻导师加入到硕士研究生工作中来。根据《开云手机入口 (中国)官方网站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条例(试行)》等校内规定,制定了《开云手机入口 (中国)官方网站硕士研究生与指导教师互选实施办法(试行)》,并通过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通过后应用到本年度的导师选聘工作中。根据《开云手机入口 (中国)官方网站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对导师指导学生的原则、方式、内容和考核标准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5.学术交流

加强学术交流,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要造就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良好的学术氛围能够使研究生感受到学术的重要性,提高其学术意识,带动其自主地进行创造性的科学研究,这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我校主体班每周五都要邀请国内专家、学者做报告和各种学术讲座,我们要求研究生都要参加这些讲座。各专业的导师还尽量吸收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参与课题组内的讨论;导师还经常带领研究生参加专业学会的学术会议等。在各类学术活动中提倡和鼓励研究生提问,形成一种交互式的开放环境,提高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萌发和完善创新思想,使学生在实际的学术交流活动中经受锻炼。

6.论文质量

严把学位论文关。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从选题到撰写到查重,严格论文工作的管理标准,强化学位论文的指导和监控工作,严格执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和中期检查制度。一是与全体导师认真传达学习《辽宁省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严格执行相关标准不放松。二是严格执行查重标准,查重结果“双通报”,督促导师切实履行指导责任,严格审核答辩资格。三是实行学位论文校外专家评审和导师答辩回避评议制度,杜绝人为因素的影响。

7.学术训练情况

采取“课程学习+科研训练”和“导师指导+学生自学”的培养模式。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在导师和导师组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阅读指定的必读书目、文献,积极参加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独立科研能力和工作能力。根据《开云手机入口 (中国)官方网站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意见》的规定,每学期外请省内或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第二至第四学期每学期末召开一次研究生读书汇报会。在学习期间至少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公开发表2篇专业论文。

8.学风建设

加强师德教育和师风建设,努力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与科研能力的复合型师资人才队伍。尤其注重坚持正确的理论立场,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在教学科研中一方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遵纪守法,献身党校事业,另一方面既要根据《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等法规政策,恪守党校课堂纪律,又要恪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积极贯彻国家和校院关于科研的法规和纪律,严禁抄袭、剽窃、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保证科研成果的原创性和科研活动的严肃性。

二、学位授权点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学位点建设的定位。目前看本学科导师资源丰富,学术成果较高,但在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责主业和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硕士研究生上,还存在聚焦不够,发力不准的情况。

(二)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还不高,论文质量有待加强。尽管我们吸取经验,积极总结以往工作教训,下大力气严格执行开题报告和中期检查制度,但提高论文质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仍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

三、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一)办学上进一步“坚持国家标准,突出党校特色”

党校在办学治校过程中要时刻坚持“党校姓党”,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标准,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培养方向与党校培养目标相契合,寻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党校理论建设之间的平衡点和切入点,进一步突出党校硕士研究生办学的特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生命力在于理论契合实践、结合实践、指导实践,那么更应致力于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致力于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从而面向未来,担当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思想传播和理论教育作用。

(二)持续加强论文指导,坚持“化整为零”,早选题,早定题,早开题

打破毕业前半年才开始着手撰写学位论文的传统观念。在21级新生开学不久,就邀请省内高校知名专家对学生进行学业规划指导,讲述学位论文的重要性和写作的程序及规范,帮助他们合理规划三年时间,时时处处为撰写学位论文做好准备,将写作论文“化整为零”。同时在入学后要求导师因材施教,提供选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提早选定方向,尽早查阅资料,有的放矢。同时首次提出了在毕业年级寒假前进行论文“预答辩”,督促学生加紧论文准备,确保论文质量。

(三)加强硕士点建设,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建设和统筹工作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统筹、协调、督导其下的二级学科建设,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申报所制定的规划,以之为引领,细化其他二级学科研究方向和领域,完善培养方案,提高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素质,做好常规评估材料撰写工作。

 
附件下载